一、主持人初一3班屈怡杉宣布主题
今天升旗仪式的主题是:植于心,树未来。今年3月12日是第46个植树节。植树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每一颗树苗的成长,都需要我们的呵护,同样,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需要给予更多的保护,就像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一样,有了家庭的爱护、学校的培育以及社会的关怀,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植树节已经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二、护旗手发言
初一(3)班韦宛彤同学
韦宛彤同学,她在班级中担任数学课代表和副班长一职。她不仅能够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能热心帮助同学,而且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上学期期末获得“三好学生”的荣誉。她秉承这样的理念在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中历练自己。座右铭是: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树木可以为我们提供我们生命的氧气,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使空气清洁新鲜,一亩树木放出的氧气足够65个人呼吸使用;树木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可以减少噪音污染,九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污染10-15分贝;树木的分泌物还可以杀菌,森林里每立方米空气含细菌三四百个,而空旷地带每立方米空气含细菌三四万个,两者相差100倍!
植树造林,功在千秋!让我们共同绿化、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共同珍爱绿色,珍爱我们的家园。让我们共同爱护一草一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如果从今年开始,我们每人每年都种一棵树,那么不久的将来将会汇聚成一片广袤的森林。
初一(3)班沈心怡同学。
沈心怡同学,她在班级中担任语文课代表一职,乐于助人,热爱集体,喜欢绘画,阅读,羽毛球,在上学期获得“学习之星”“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座右铭是:心存高远,脚踏实地,一切皆有可能。
大家好,我是初一3班的沈心怡
3月12日是植树节,这天也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办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三、初一(3)班许程嘉同学主题发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初一3班许程嘉。我这次晨会发言的主题是:“植此”春光“树”人生理想。
春风吹绿万木荣,植树造林正当时。此时的我们,正处于一年之首的春季,三月的春风驱散了料峭的寒气,草雅也如一根根绣花针,为大地绣上生机勃勃的希望。3月12日,第46个植树节也如期而至。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种树”在古代更多是一项农事活动。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生平酷爱柳树。他除了在隐居的田园水边植树,堂前也植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当然,树木的实用价值也不容小觑,四季更迭、生命循环,树木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务之急。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大家都树立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责任意识,共同铺好绿色发展的底色,必将让盎然绿意滋养生态文明的土壤,我们的祖国生态环境更美好。
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对未来的希望。“青春正当时”,“播”一粒希望之种,以势不可挡之状,迎难直上破土而出。我们也如这一粒粒种子,需埋入土壤,虚心沉淀,慢慢提高自身修养。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自然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且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种种“砾石硬土”。这时就不仅要有敢于直面的勇气,还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以及必将战胜困难的决心。秉持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坚定信念,在一次次磨炼中收获经验,蓄力生长。种子无论好坏,只要有这种与困难不懈斗争的品质,就定会冲破种皮的桎梏,钻出深埋的厚土,破土而出,将困境扭转为通往成功的垫脚石,接受阳光的照拂、雨露的滋润。
“植”一株青春之苗,以孜孜不倦之态,汲取养分抽枝向上。根深才能叶茂,要想根深蒂固还需不断夯实基础,打好地基,吸收养分,积蓄能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应当时刻保持对学习的热忱,不断突破,才能有提升自我、继续进步的力量。在经历中挖掘经验,在经验中收获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尺寸之功中累积绿色能量,我们不能有任何放弃的念头,必须发扬迎难而上的精神,披荆斩棘,闯关夺隘,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
四、初一(3)班杨可萱同学黄山路60s展示。
大家好,我是杨可萱,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本书:《苏东坡传》。这是一本描绘苏东坡生平的传记,作者林语堂。
苏东坡是一位兼具文学才华和爱国爱民情怀的旷世奇才。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三起三落,官职最高升至尚书,最低被贬至团练副使。但是无论在庙堂还是陋室,苏东坡都始终坚守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品格操守,留下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千古美名。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始终保持乐观精神,“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尽显苏东坡豁达的心胸。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缘未读苏东坡。同学们,待品读完《苏东坡传》,我们就能知道他为什么会被千百年来的人们所景仰,更能从他身上汲取力量,积极面对人生的困苦与磨难,最终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植树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当我们亲手种下一棵树时,我们不仅仅是种下一颗种子,更是种下了希望、种下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