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评的一致性”——新城黄山路分校成功举办南京市地理教研活动
来源:地理组发布时间:2015-11-02浏览次数:7847

 

    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如何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来自鼓楼、建邺、玄武和江宁区的全体地理教师带着这些问题,于1030日上午齐聚我校,进行了南京市地理教研活动——“教--评的一致性”。

七年级的课堂上,来自江宁区东山外国语学校的朱林霞老师和来自我校的陈泰龙老师进行了课题为《世界气温的变化和分布》的同课异构活动。朱老师巧妙地利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为线索,以节目组考核的形式,将本节课的知识穿插其中,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配合上生活化的考题如“秋裤之战”、“煮酒论诗词”,给听课老师展示了一堂完美的情景教学案例。

陈泰龙老师课前则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了气温观测任务,便以统计气温数据为导入,直接开始了本节课的研究学习。陈老师的课重点放在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上,从读图顺序到辅助线描绘,从一张图到多张图,从理论到“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应用,学生配合学案,完成一个个学习的目标后,扎实掌握知识。

八年级的同课异构活动同时在聆泉厅进行。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张晶妍老师首先开设《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公开课,张老师首先让学生回忆如何去描述一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利用价值,在师生互动的情况下导入新课。张老师的新课讲解包括印象黄河、培训篇初识黄河和智慧黄河、考核篇识图能力和新篇章保卫黄河几个环节,课程全程体现了情境教学法。语言组织良好,课堂富有激情,前后知识逻辑连贯,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热烈,是一堂体现新课标倡导理念的新课。

紧接着,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孟念华老师以与黄河有关的诗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来导入新课,紧接着展示黄河流域地形图,请同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找找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等常规问题。初识黄河之后,以新闻联播的视频来凸显黄河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黄河流域常见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总体而言,孟老师的公开课更多的是一堂传统的课程,是常规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使用频率较大的课程类型。整堂课中,学生思维活跃,踊跃发言,孟老师板书规范,逻辑结构合理,体现了孟老师较强的专业素养。

授课后,各区教研员组织全体老师进行了评课,本次教研活动诠释了同课异构的价值所在,激发了听课老师的思考,地理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也得以充分展示,为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信息员 彭云龙)

朱林霞老师授课《世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陈泰龙老师授课《世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张晶妍老师授课《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孟念华老师授课《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鼓楼区教研员董丽老师、建邺区教研员张静老师与全体老师深入评课